代码智能体(Coding Agent)相关论文
本文整理了关于“Coding Agent / LLM-based agent” 的重要论文。更新日期:2025年10月。
本文内容
- 近期发展趋势
- 工作的阶段划分
- 一些重要论文
- 近期成果
近期发展趋势
近年 Coding Agent 研究的关键趋势:
- 标准化:Model Context Protocol (MCP) 等工作推动从 ad-hoc API 调用走向协议化、可发现的工具生态。
- 自我提升:Voyager、Voyager 2、AutoGPT-Next 等强调持续学习、自我验证与 curriculum-driven 改进。
- 集成化:工具与 IDE 集成(如 Cline)把 LLM 嵌入开发流程,强调可追踪的执行与多上下文编程。
- 评估进化:从静态基准到衡量协作、多步骤工具使用与长期行为(AgentBench 2 等)。
工作的阶段划分
代码智能体相关工作,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。
- 数据与语料(Data / Preproc)
- 预训练(Pretraining)
- 指令调优 / 微调(Instruction tuning / Fine-tuning / RLHF)
- 工具使用训练(Tool-learning / API call learning / self-supervised)
- 推理策略与规划(Prompting, CoT, ReAct, ToT, Planning)
- 代码生成与执行(PAL、程序辅助推理、沙箱执行)
- 自我改进与持续学习(Self-verification / Curriculum / Continual)
- 协同与多 agent(Orchestration, Multi-agent)
- 评估与基准(Benchmarks, metrics for multi-step/tool-use)
- 安全、鲁棒性与可解释性(Safety / Trust / Verification)
- 工具化标准与工程(Protocols、MCP、IDE 集成、deployment & efficiency)
一些重要论文
近期成果
这些工作代表 2024–2025 年的研究热点:开放式持续学习、平台化与标准化、可评估化。(以下仅是初步列表,后续将根据论文的影响力增删)
发布于:2025-10-09 18:00:00
描述有误?我来纠错